/
感情、家庭、工作,在這些課題裡頭周旋的我們,不時弄丟自己又不時記得把自己撿回,常常墮落到一個可悲的境界卻又看不下去自己的可憐,信誓旦旦要努力振作,然後,在醒了好幾個日子後,頹然倒臥在床上,忘了自己忙碌的理由是為了什麼。
改變代表未知、代表期待,要遠離舒適圈真的不是那麼容易,特別是在這個注重標籤、外在的社會,開頭介紹的幾個關鍵字就足以讓一個人判斷交往的程度,因為資訊太過龐大且快速,即使我們好像知道了很多東西,卻都聽不到自己心裡的聲音。
妳知道了很多事實,或者說,很多時事,那些在人們口中滔滔不絕討論的話題如果跟不上了便會感到惶恐,害怕不被接納、害怕被排擠,可是又總想自己一個人待著獨處,處在不想被打擾又渴望被關心的矛盾中。
妳看似融入了流動的人群,但是撐著傘的時候還是只有自己一個人,妳低頭快走,不跟誰對上視線就不會遇到不想見的她,不是因為妳不夠堅強,妳只是不想想起自己的脆弱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