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的生活很安靜,把之前買了沒看的書疊在桌子右前方,隨手就能拿起來翻幾頁悲傷。「為何要買這些很難懂的書?」那時候妳從我手中接過一本剛結帳完的詩集,晚上側躺在我腿上翻著書不解地問。
後來我才知道,書都是買給未來的我看的,因為那時候有快樂,讓書長了灰塵,現在有了悲傷,讓書陪我入睡,就能不想起妳不在的孤單。
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,不必操心太多、不必去想能符合誰的期待或是會不會受到傷害,想寫字就寫字、想看電影就看電影,不必想著妳上班累了只想睡覺,又或者,妳為了主管的不公而生氣,沒有必要陪誰,就也沒有必要安慰誰。
一個人的生活是時節的循環,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,日子是拿來團圓紀念的,除夕、新年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或是聖誕,還有中西方合併都要過的2月情人節、7月七夕,用不同的節日提醒自己,身旁的人,還有誰。
留下與自己書寫的對話,從一支筆一張紙裡,想辦法填上所有的空白,如同想要用各種忙碌生活補上妳不在的缺口,寫久了,就會好的。字醜了點也沒關係,自我痊癒的路,長了點也沒關係。
桌上散落著隨手寫下的草字,跟自己對話的過程,只聽見自己的聲音,有些話不能說,就算只是想到也覺得不堪一擊。
憑什麼,什麼都沒有。
聽著音樂,重複的旋律是一支停不下的舞,手指跳動,摩擦出厚繭,忘記音樂是從哪拍開始的,只記得我們是何時結束的,困在回憶的時差裡。
發表迴響